Skip to content

經典故事

阿難總持品

佛陀身邊有一位眾所皆知的弟子──阿難,他不僅是親自承事佛陀的侍者,還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功德,就是「總持」。
當時,比丘們很好奇為什麼阿難能擁有如此條件,對於佛陀說的話可以一字不漏地全部憶持在心中呢?便一起來到佛前請問:「阿難尊者,是造了什麼業,能獲得這樣不可思議的總持呢?」
佛陀回答:「阿難之所以能總持,完全是因為他的福德的原故啊!」接著佛陀就說了過去世的因緣:很久很久以前,那時有一位比丘,他有一位沙彌弟子,比丘對他的教導非常嚴格,每天都要誦許多經作為定課。如果當天的進度完成,比丘就很歡喜;如果不能完成,就會被嚴厲地呵責。
這位沙彌為此非常地苦惱,雖然努力完成誦經定課,但往往就得餓肚子。因為如果當天托缽乞食很順利,就有足夠時間完成誦經;如果乞食花費太多時間,經就會誦不完,而被老師責罵。為此,沙彌內心非常地憂愁,哭哭啼啼地走在路上。
這時有一位長者,看到這位哭泣的沙彌,就上前問他:「你為什麼這麼難過啊?」於是沙彌把心中的困難一五一十地告訴他。這時長者就說:「從今天開始,你每天來我家,我會供養你的飲食,你可以不用再為此憂慮了!」自此之後,沙彌天天都可以專心地把功課完成,也不用擔心沒有食物而餓肚子,這件事情讓比丘跟沙彌都非常歡喜。
佛陀對大眾說:當時的比丘就是後來的定光佛,當時的沙彌就是我,而供養飲食的大長者,就是現在的阿難。由於他過去護持沙彌學習的因緣,在這世成就總持,一字都不忘失的功德。

《賢愚因緣經》卷十

大愛道比丘尼供佛金衣

這是一則佛陀在世時的故事,當時大愛道比丘尼,用金絲線織成了一件上好的衣,想供養佛陀。大愛道比丘尼是佛陀的姨母,當佛陀還是太子的時候,便撫育照顧他,直至長大成人,對佛陀無比地疼愛。
當大愛道恭敬地拿著這件衣來到佛前,佛陀就對她說:「把衣供養僧眾吧!」大愛道說:「我在往昔就用乳汁哺育你長大,現在親手做了這件衣,當然是想要供養您的啊!希望您能接受我的心意,為什麼要我供養僧眾們呢!」
這時佛陀就說:「因為我希望姨母能得到大功德啊!為什麼呢?因為僧眾這個福田,廣大無邊,因此才會這樣勸妳啊!如果妳照我的話做,也就是供養佛了。」大愛道比丘尼聽了世尊這樣說,便立刻歡喜拿著衣前往僧團供養眾僧。

《百緣經》

船師渡佛僧過水緣

佛陀與比丘們在摩竭提國時,有一天來到恆河邊準備度河,佛陀對一位在河邊的船師說:「請你為我將僧眾們度過河岸吧。」船師回答:「你要先付我錢,我才願意度你們過河。」佛陀對他說:「你知道嗎,我跟你一樣,也是船師啊!我在三界中救度眾生,我曾度脫了瞋心熾盛、殺人無數的鴦掘摩羅;極度驕慢、輕蔑他人的摩那答陀;還有愚癡深重、沒有智慧的優留頻羅迦葉。這樣無量無邊的有情,我都度脫了他們,從來沒有向誰求索一點報酬啊!你現在為什麼要向我求索,才願意度呢!」
世尊說了種種道理想要勸化他,但這位船師非常固執,仍然不改變想法。這時下游有其他的船師,聽到佛陀這番話,內心非常高興,就主動來到佛陀面前說:「世尊,我可以為您度比丘們過河。」接著還把船打掃布置得非常整潔,請僧眾們上船。
這時看到比丘們有出現在空中、有的在河中間,還有的已經在對岸了。在場的船師們看到比丘們現的神變,都非常驚嘆,並生起虔誠的信心,恭敬頂禮佛陀與僧眾。接著佛就為他們說了許多法,而他們也因此得到了須陀洹果。
在此同時,那位堅持要收錢的船師也看到了這一幕,內心生起極大的慚愧,立刻五體投地向佛陀禮拜、至心懺悔,並請佛陀跟僧眾一定要去他家接受他的供養。佛陀慈悲地答應了。
他回家後便準備了非常豐盛、美味的飲食,親自供養佛及僧眾,接著就來到佛前,請求佛陀為他說法。佛陀也滿了他的願,為他說種種法。船師內心非常歡喜,並接著發願:希望能以此供養的功德,讓我未來世得成就,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,就像佛陀一樣。
船師發完願後,佛陀就面露微笑,並放出了五色光彩。阿難見到了,馬上請問佛說:「佛陀您是為什麼而微笑呢?」佛陀就告訴阿難:「這位船師,因為今天懺悔並陳設供養的功德,未來經過十三劫都不會墮入三惡道,在天上人間受種種快樂,最後一世成為辟支佛,名號為「度生死海」,並救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。因為這個緣故,所以我才會微笑啊!

《百緣經》

佛為病比丘洗浴

佛世時有一位年長的比丘,長久以來臥病在床,身體非常衰弱,大小便也無法下床自理,因此全身又髒又臭,沒有人願意去探望他。
有一天佛陀帶著五百比丘去看望他,問這位比丘:「你生病這麼久,都沒有人來看你嗎?」病比丘說:「從來都沒有人來看我。」佛陀接著問:「你以前健康的時候,是不是從來都不曾去看望、照顧病人?」比丘答:「從來沒有。」
佛陀接著說:「那就對了,你因為過去沒有造善因,所以現在得到這樣的果報。」佛陀非常慈悲憐憫他,就吩咐比丘們輪流來照顧他,為他煮粥,調養身體。但是比丘們看到這位又髒又臭的比丘,都對他起了嫌惡心,很不高興。
佛陀知道這個情況之後,就請帝釋天端來熱水,自己親自為這位比丘擦拭清理。因為世尊的這個行為,大地突然震動起來、並放出極大光明!
這時國王、大臣、人民乃至鬼神等紛紛來到佛前,對佛陀說:「佛陀!您是三界中最尊貴的導師,福德、智慧早已具足,怎麼還委屈自己親自為這位又病、又髒的比丘擦身呢?」
佛就對大眾說:「佛陀之所以出現世間,正是為了作這些窮困者的依怙。如果有人能夠照顧供養生病的出家修道之人,以及貧窮孤苦的老人,他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,能讓他隨心所欲、所有的願望都能滿足。這樣功德漸漸累積,最後就能得到成就。」

《法句譬喻經》

王家守池人花散佛緣

佛世時,當時的國王波斯匿王,每天都會固定六次以花供養信奉的天神,但是對於佛陀,則是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。佛陀為了攝受這位國王,某天,就搭好袈裟、捧著缽,親自來到國王的處所。
國王遠遠望見佛陀向他走來,身上散發著一片光明,照亮了整個大地;威儀端嚴,更是人中罕見。國王心裡頓時湧現出無法言喻的歡喜,立刻起身請佛陀上座,並吩咐僕役準備精美的飲食供養。佛陀不僅接受國王的供養,接著也為他講授了許多法義。這第一次見面,就讓國王對佛陀生起極大的信心與愛敬。從那天開始,國王就每天虔誠地以花供佛,不再供奉天神了。
某天,固定提供國王鮮花的守園人,將花送到王宮後,就捧著其餘的花準備到市場上販售。在途中遇到一個外道,這位外道一看到賣花人,就問他:「你這些花要賣嗎?」就在此時,須達長者也來到他們身邊,同樣問了:「你這些花要賣嗎?」
這兩位買主都想要買到花,就開始抬價,一來一往,倍倍增長,到最後甚至提出了千兩金子的高價,還不肯停手。
這時賣花人就問外道:「你買這些花是要做什麼呢?」外道說:「我要供養那羅延天神,祈求他的庇祐。」接著賣花人也同樣問須達長者,長者回答:「我要供養佛陀。」賣花人很好奇地接著又問:「什麼是佛?」長者說:「佛陀的偉大難以述說,三界之中最為超勝,是值得所有人、天都恭敬頂禮的聖者。」
賣花人聽到這番話,非常被打動,內心開始暗暗想著:「這位長者氣質過人,今天居然為了買花供佛,願意花下千兩金子。這裡面一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大好事……」因此賣花人就對長者跟外道說:「花我不賣了,我要自己拿去供佛!」須達長者一聽到這番話,心裡又驚又喜,立刻帶著他去見佛。
賣花人一見到佛,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身上散發著如同百千個太陽般明亮的光芒,立刻生起極大的信心與恭敬,便將手上的花向佛拋去。而這些花朵隨即在空中形成一個花蓋,撐持在佛頂上,無論佛陀走到哪裡,花也隨到哪裡。看到如此驚奇的景象,賣花人忍不住五體投地並發願道:「希望能以這供佛花的功德,讓我在來世成為眾生的眼目、皈依處。令他們解脫乃至究竟涅槃。」
聽到他的發願,佛陀就面露微笑。阿難立刻上前請問:「佛陀,您為什麼微笑呢?」佛陀對阿難說:「你看到這位賣花人吧,他今天以花奉佛的因緣,未來三大阿僧祇劫之後就會成佛,名為「花盛」!當會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,我是因為這個緣故,才會微笑啊!」

《百緣經》

豆蔻花

很久很久以前,佛在舍衛城國,有一很有錢的施主,與妻子過著幸福的生活,但美中不足的是一直沒有孩子。他們向天神祈禱,後來妻子終於懷孕了。此富人特地為她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,裡面有甘美的飲食,優雅的音樂,讓她能很好地養護胎兒。
這時,阿那律尊者觀見施主全家得度化的機緣已成熟,便著衣持缽到此富人家化緣。富人見尊者,疑惑不解地問:「尊者為何沒帶侍者?」尊者說:「我沒有侍者,您能幫我找一個嗎?」富人痛快地說:「我的妻子懷孕了,如果生個男孩,將來就給尊者作侍者。」說定後,尊者就回去了。
九月懷胎,分娩那天,產房內內外外,芬馥四溢,室內還降下豆蔻花雨,因此富人給嬰兒取名為「豆蔻花」。夫婦用上好的食物,精心地餵養豆蔻花,豆蔻花漸漸長大,並對世間學術非常精通。此時阿那律尊者了知豆蔻花出家的因緣已成熟,又到富人家化緣。見到豆蔻花,慈祥地對他說:「你沒出世之前,你父親已把你給我作侍者了。」豆蔻花很高興,發願追隨尊者,富人雖然不捨,但言而有信,願意把豆蔻花供養給尊者。
尊者把豆蔻花帶回經堂,給他剃度、授戒、傳法,不久,豆蔻花即證得羅漢果位,具有聖者的一切境界。他心想:「所有一切功德成就都來自於佛陀的慈悲加持,為報佛恩,我應去度化有緣的眾生。而度化的因緣在哪裡呢?」他觀知首先要度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,便於父母前示現種種神變。富人夫婦因此對三寶生起了無比的信心,進而皈依佛門,精進修法,也獲得預流果位。
當時,有位比丘請問佛陀:「世尊,豆蔻花是以怎樣的因緣,能夠生得相好莊嚴,降生時,降下豆蔻花雨,芬馥四溢;出家後,又令佛歡喜,證得聖果?祈請您為我們開示。」
佛告訴比丘說:「在迦葉佛世時,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,富如多聞天子,他的兒子對迦葉佛具有無比的信心,後來出家精通三藏。他覺得不僅應聞思修行,還應該供僧積累資糧。就把自己所有的財物資具都供養了僧眾,把佛的頭髮與指甲作成塔,常以鮮花供養,當時他多用豆蔻花等各種花蔓供養,並發願:以此善根,願我生生世世轉生富貴之家,相貌莊嚴,入胎、降生時,均降下豆蔻花雨,將來能於釋迦佛教法下證得聖果。這時父母也隨兒子發願將來仍作他的父母,聞法得果。當時的施主夫婦就是現在的夫婦倆,其子即豆蔻花。

《百業經》

第三輛馬車:供佛鮮花,得佛授記

佛世時,佛在舍衛城,一日清晨,佛陀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,途中正巧與一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同路,這位婆羅門見到世尊,心想:「一大清早出門就遇見比丘來乞食,很不吉祥。」便加快速度想遠離世尊,但世尊卻以大慈悲心一直跟著他。他四處躲避,但是都躲不開世尊。他想走出城門,但走了四個城門,每個城門都有一位世尊。這時,他才意識到世尊的大神變力是很不可思議的,便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,因此手捧鮮花親自供養世尊。
世尊接受供養後,歡喜微笑,身放白、紅、黃、藍四色光芒。其光上徹天界下射地獄。頓時,八寒地獄的眾生均感受到溫暖,而八熱地獄的眾生頓時感到清涼。這些眾生原來的嗔心和惡心都消盡了,他們覺得非常希奇,心想:「是不是我們該轉生他方世界了?還是我們的業報已盡?」後來,他們才知道是世尊的大力神變所蔽蔭,因此,也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。以此歡喜的功德,皆得轉生人天。
世尊放光,光繞三千大千世界後,最後入於佛的白毫間,以表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將得到獨覺的果位。 阿難尊者見此,便恭敬合掌請問佛陀:「世尊,今以何因緣,現此微笑?身放四色光芒遍照三千大千世界?」。世尊告訴阿難:「你剛才看見一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嗎?此婆羅門因供養鮮花的善根,將於此後十三大劫中不墮惡道,又將於十三大劫中轉生人天享受妙樂,後得人身出家,並在沒有善知識攝受的寂靜處,修持三十七道品,現證獨覺果位,其名曰鮮花獨覺。故爾我今放光微笑。」

《百業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