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自給自足新僧活

僧活 Style  |  2025/01/26

某天下午,結束上午兩餐烹煮,應當靜謐無人的大寮,一反常態,傳出陣陣機器、眾人聚集談話的吵雜聲。

五、六位法師正聚精會神圍在一個大鍋子旁專注地看著。仔細一看,這幾位法師竟然是農耕組法師。真好奇他們在做什麼?他們回答說:「我們正在做豆腐!」

是什麼風把平日總在戶外忙碌的農耕組,吹進大寮了?


時至冬日,還是一臉黝黑、有著健康膚色的農耕組法師說:「這是我們邁向自給自足的其中一項計畫。」夏天有各種農作物可以種植,麻煩的是,時至秋季,臨近零度的氣溫,就算有暖棚,可以發展的作物頓時減少。「黃豆類食物本來就是我們很主要的食材,黃豆可以自產、長期保存,如果我們再學會磨豆漿、做豆腐,就可以提供僧眾美味、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源了。」講起跨足豆腐事業,法師晶亮的眼睛難掩一股興奮與歡喜。

要做出提供數百人食用的豆腐,不僅花時間、體力,即使延請有經驗的居士來教學,還是免不了許多嘗試錯誤的過程。春夏秋三季已經夠忙碌的農耕組,怎麼會想要在難得可以喘口氣的冬季,再為自己找差事呢?法師說:「兩年前,真如老師找我們去她的住處賞櫻花,那是疫情接近尾聲的時候,老師跟我們分享她的近況時說,她很擔心因為疫情、因為通貨膨脹等等原因,讓我們有一天餓肚子。」

當時的場景令人記憶猶新,老師問大家:「你們會不會擔心自己餓肚子?」法師們說:「不擔心!」聽到大家的回答,老師停了一下,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說:「你們有福報不愁,我有福報愁。」那個瞬間,老師在背後為大家奔忙操心的心意,被農耕組法師深深記在心裡。

隔天,餐桌上出現一塊淋上醬料的自製豆腐,許多法師咬下的第一口,露出了驚喜的表情——潤滑細嫩的口感,真是無比美味。或許大家不知道的是,今日口中嚐到的這份美好,初始於那天,出家人心中荷擔師長教言的誓願。

作者:起世
編輯:聞鎮